联系电话
0551-62826768
18019906335
工作时间:9:00-18:00 (周一至周五)
种子危机究竟有多严峻?
虽然现在我们吃喝不愁,但是,除了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在世界领先之外,几乎所有的农作物种子都被国外“卡脖子”,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每年依然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种子7万吨,进口额达数亿美元。
小小的一颗种子上面的附加值,丝毫不比芯片弱。尤其是蔬菜种子。
举几个例子,大家感受一下蔬菜种子的附加值有多高:
以色列海泽拉公司的“189号”番茄种子、以色列艾曼公司的“汉克”番茄种子、瑞克斯旺公司的“布利塔”茄子种子、先正达公司的“方舟”甜椒种子,它们的价格都在100元/克上下。
常见蔬菜品种里最贵的,是先正达的“曼迪”甜椒种子,标价每克180元,而铂金的价格也就230元/克上下。由此可见,这一颗种子,跟纯金打造的,也快相差无几了。
或许有人会说,直接把国外的种子留种不就行了吗?
没有那么简单,这些国外的种子大多数都是杂合子,而不是纯合子,自留种的产量会比原来低很多甚至会直接报废。
难道除了外国种子,中国就没有好种子了吗?虽然不想承认,但是,事实上,国产种子和外国种子的差距不是一点。
再举个例子:
以我国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郑单958”玉米为例,这种玉米的推广面积常年占据第一名,产品的性能也完全满足需求,但已经落后世界先进水平好几代了。
不同时代的玉米品种,其品质完全不同:90年代末的“郑单958”,单产一般700公斤左右,最高单产1000公斤上下,试点在降水和温度都比较适宜的黄淮海地区。
2015年的孟山都“迪卡159”,单产轻松突破1200公斤,试点在内蒙科尔沁。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孟山都的玉米种子,在更恶劣的情况下,都比中国玉米的产量高,可见我国主流玉米品种和国外先进品种的差异,可想而知,这背后的科技含量差距有多大。
种企发展:育、繁、推一体化
中国没有实力强的科研机构吗?并不是这样。但是,在中国,种子研究的主体是农业相关的科研院所,包括但不限于各地农业大学和农科院,种子企业仅负责营销推广。
与发达国家的种业企业实行的育、繁、推一体化发展还存在很大差距。
任何一个技术最终形成优势,离不开产业化和完整的行业体系,种业行业尤其如此,种业企业要想成为国际大公司,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方向是最终道路。
近几年,虽然我们正在逐步夺回自己的餐桌“话语权”,但过去百年落下的功课,还需要不断努力、投入,唯有如此才能将饭碗牢牢的端在自己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