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0551-62826768
18019906335
工作时间:9:00-18:00 (周一至周五)
ERP在这里我们特指企业实施的ERP软件产品,即以供应链优化为核心,将企业的信息流、业务流、物流、财务等集成统一,实时获取财业数据并加以运用分析的信息管理系统。
那么企业ERP实施成功指的是什么呢?一方面是在过程上,ERP实施工作的顺利推进,实现ERP软件产品向ERP系统的进化,另一方面是在结果上,即企业管理水平是逐步提升的。
回到主题,企业如何成功实施ERP?我们可以主要从5个环节来展开。
ERP实施关键环节,主要包括组织培训、数据准备、模拟运行、制定工作准则与制度文件、后期维护5个关键环节。
1.组织培训
相比于传统的手工管理,ERP系统实施下,企业每个岗位职责更加清晰明确,且权限分明。
在ERP系统内,每项数据、名词都有明确定义,每一项作业处理都有严格的程序,这意味着每个操作系统的员工不仅要知道自己的岗位的工作要求,还要清楚会对其他岗位造成什么影响。
并且培训是贯穿整个ERP实施项目,一方面可以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另一方面也是项目成功实施的保障。
2.数据准备
数据准备阶段需要保证数据准确无误,所以需要组织相关部门的员工合作共同完成。
3.模拟运行
ERP实施会关系到企业每个业务细节,所以在运行前需要进行模拟运行。模拟运行包括以下2个阶段:
①初步模拟
实施小组用实际业务数据对ERP系统做一次全面测试,我们可以选用一个物料清单结构比较简单的产品,一是减少数据准备和录入工作量,二是全面反映ERP运行过程中体现的问题。
②实战模拟,是正式切换ERP系统前的最终试运行。
如果在初步模拟中如果发现ERP系统中还有些功能不能满足企业管理要求的,就需要和ERP软件厂商沟通,进行二次开发,再把全面的业务数据录入到ERP系统中做更为全面的测试,直到模拟运行结果得到领导小组的认可和批准后再去投入使用。
4、制定工作准则与制度文件
工作准则是处理各项事务的基本原则以及系统操作的规范。制度文件是处理各项作业具体步骤的书面表达。
结合ERP来说,ERP运行中的数据准备、设计变更、编制物料清单、编制生产计划等都需要制定对应的制度文件。
制定工作可以由实施小组和各个职能部门共同完成,并且要测试来进行验证,最终通过领导小组批准后执行,以确保ERP运行的有序和顺利展开。
5、后期维护
①定期组织人员检查在既定业务流程未发生改变的情况下,ERP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是否存在未按照工作准则或制度文件操作的异常行为,一旦发生应立即予以纠正;
②如果某项业务流程发生变动,或产生了新的业务流程,应组织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应在系统中如何调整以满足变动业务或新增业务的需要;
企业上ERP不一定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企业用好ERP一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它需要各方组织协同、人员综合水平、前期规划等因素;但这不单单是企业方的问题,软件实施方也应当具备专业水平,引导并强调关键问题,共同努力构建合理的信息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