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0551-62826768
18019906335
工作时间:9:00-18:00 (周一至周五)
对转基因产品进行安全评价是国际通行做法,国际上建立了科学严谨的评估程序和评估标准,就是为了确保通过安全评价、获批上市的转基因产品和普通产品一样安全。科学界长期跟踪和应用实践表明,通过安全评价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
我们身边转基因生物的种类有哪些
目前,应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转基因生物已多达上百种,它们中有的用于生产医药类的疫苗、生物制剂;有的用于生产食品工业中的纤维素酶、凝乳酶;有的用于消除环境污染;还有许多转基因生物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截止到2011年底,全球已有25种转基因农作物及其产品通过了安全性评估,批准用于商业化种植或食用。主要包括转基因棉花、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马铃薯、转基因油菜、转基因甜菜、转基因西葫芦、转基因番木瓜等作物。
转基因技术本身安全吗
转基因技术是一项新技术,人们对新技术有担忧和疑虑是正常的。为了充分保障转基因技术这项新兴技术在发展应用中的安全性,也为了消除社会公众的担忧,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普遍要求对转基因产品进行安全评价。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制定了科学严谨的评价标准,是全球公认的评价规则。各国遵照这些评价标准,建立了全面系统的评价方法、程序和法规制度。
从科学角度看,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吃了对人有没有不良影响以及大面积种植对生态环境有没有不良影响两方面。转基因产品上市前需要经过毒性、致敏性等食品安全评价,以及基因漂移、生存竞争能力、生物多样性等环境生态影响的安全性评价,确保通过安全评价、获得政府批准的转基因生物,除了增加人们希望得到的性状,例如抗虫、抗旱等,并不会增加过敏原和毒素等额外风险。
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的程序
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分阶段安全评价管理制度,按过程分为实验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申请安全证书等5个阶段。只有5个阶段评价均达标的转基因作物,才可以进行商业化种植。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总体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类别
分子特征:从基因水平、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考察外源插入序列的整合和表达情况。
遗传稳定性:从目的基因的整合、表达和目标性状的表现上进行稳定性评价。
环境安全风险:包括生存竞争能力、基因漂移的环境影响、功能效率评价、有害生物抗性转基因植物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对生态系统群落结构和有害生物地位演化的影响以及靶标害虫抗性风险评价。
食用安全风险:包括毒理学、致敏性评价、关键成分分析、全食品安全评价等。
(在具体评价过程中,依据转基因生物的用途,安全评价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
从上文的介绍大家应该可以看出,我国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无论是在评价标准本身,还是在审批程序上要求都十分严格。
因此,该安全评价标准业被行业称为“有史以来最严格的农作物品种评定”。借助这样严谨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制度,可以有效确保通过评价的产品与传统育种产品一样安全。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至今,我国已经有多种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开始进行产业化试点。这标志着我国大规模开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的“元年”就在眼前。
而具备增产增效和生态效果的各类型转基因作物获批开展商业化种植,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而言有着划时代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