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0551-62826768
18019906335
工作时间:9:00-18:00 (周一至周五)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1世纪以来,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医疗、工业等各个领域,成为国际上研究应用的焦点,同时也由于环境和食品安全风险的争议受到质疑。从转基因技术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与实践来看,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育种技术从最初的自然驯化、人工选择、人工诱变、杂交育种,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分子设计育种和转基因育种技术。这一技术从一个生物体中提取结构明确、功能清楚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打破了物种界限实现基因转移,拓宽了遗传资源利用范围,更为精准、高效和可控。
作物转基因育种就是根据育种目标,从供体生物中分离目的基因,经DNA重组与遗传转化或直接运载进入受体作物,经过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的遗传工程体,并经过田同试验与大田造择育成转基因新品种或种质资源。它涉及目的基因的分离与改造、载体的构建及其与目的基因的连接等DNA重组技术;通过农杆菌介导、基因枪轰击等方法使重组体进入受体细胞或组织以及转化体的筛选、鉴定等遗传转化技术和相配套的组织培养技术,获得携带目的基因的转基因植株。
一、转基因技术的优势
1、转基因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使可利用的基因资源大大拓宽。实践表明,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分离克隆的基因,通过转基因的方法可使其在三者之间相互转移利用。
2、转基因育种技术为培育高产、优质、高抗,适应各种不良环境条件的优良品种提供了崭新的育种选径。这既可大大减少杀虫剂、杀菌剂的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也可以提高作物的生产能力、扩大作物品种的适应性和种植区域。
3、利用转基因育种技术可以对植物的育种目标性状单基因其至多基因进行定向改造。这在常规育种中是难以想象的、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选择效率,加快育种进程。
4.通过转基因的方法,还可将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物等生物制器。正是由于转基因技术育种具有上述强大的优势,使得转基因技术从出现到现今仅仅30年的历史就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二、常见的转基因植物
1.抗病毒转基因植物
植物病毒病是我国农业生产上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对我国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果树蔬菜均造成严重危害,经济损失巨大,但迄今缺少有效的化学防治方法。目前人们已经可以通过植物基因工程技术,获得抗病毒转基因植物,以控制植物病毒的危害。利用植物生物技术,将病毒外壳蛋白基因或卫星RNA基因转入到植物基因组中,并获得转基因植株。这些植株叶片细胞中就会有病毒外壳蛋白或卫星RNA的表达和积累,就能够抑制相应的侵染病毒的RNA复制,从而可以减弱病毒病的症状或推迟病毒病发生时间,即具有一定的抗病毒能力。
2. 抗虫转基因植物
农业生产上传统的防治害虫方法,主要是化学药剂防治,有较好的效果,但污染环境。另外,人们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Bt)毒蛋白制剂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有一定的效果,但不稳定。现在人们采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将抗虫基因转到作物中,获得抗虫的转基因植物,抗虫效果显著。目前转移的抗虫基因主要是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分离出来的毒蛋白基因,这些毒蛋白具有很强的杀虫专一性,对部分有益昆虫、动物及人类没有毒害作用。其次是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其杀虫谱比较广泛。
3.抗真菌、细菌转基因植物
真菌、细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对农作物的产量、品质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人们已开始从化学防治植物病害转向了抗病基因工程的研究。目前已从植物材料中克隆到越来越多的优良抗病基因,如玉米抗圆斑病基因、番茄抗叶霉病基因、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等。
4.抗除草剂转基因植物
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应用化学除草剂除草是极其重要的。然而,除草剂伤害农作物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继续推广使用除草剂时,人们就希望农作物能具有抗除草剂的能力。现在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了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植物。抗除草剂转基因植物的作用机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能编码分解除草剂的酶;抑制植物对除草剂的吸收;抑制除草剂对敏感的靶酶的破坏或扩增会被除草剂破坏的酶等。
转基因育种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给农业的未来,带来了更多可能,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