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0551-62826768
18019906335
工作时间:9:00-18:00 (周一至周五)
近期,农业农村部召开转基因审定会议,送审转基因玉米品种数量在 20个左右,近些年,转基因政策落地如何?种企们又做了哪些准备?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二!
盘点转基因相关政策
转基因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动植物或微生物中分离得到所需要的基因,并将其转入作物基因组中,使之稳定遗传并赋予作物新的遗传性状,如抗虫、抗病、抗逆、高产、优质等。其本质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作物遗传改造。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高效地改良作物性状和培育新品种。
世界种业已进入到“常规育种+生物技术+信息化”的育种“4.0时代”,正迎来以基因编辑、全基因组选择、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发展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
为了加快脚步,追上全球种业发展进程,近年来,关于转基因的相关政策密集出台:
2020年1月13日,农业农村部网站发布《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农业转基因生物监管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到 切实做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 保障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和应用领域健康发展。
2020年2月26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农业农村科教环能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中提到, 组织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 进一步强化生物育种技术研究和产品熟化。
2021年1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1年农业转基因生物监管工作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出推动农业转基因监管纳入政府议事日程, 将支持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事业发展的相关支出列入政府预算。
2021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了国务院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草案中表示, 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种业龙头企业。
2021年8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对种子法修正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修正草案加入了 “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 等细则。
2021年11月12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农业农村部关于修改部分种业规章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对《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等 增加了转基因相关内容的修订。
2022年6月8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 《国家级转基因玉米品种审定标准(试行)》《国家级转基因大豆品种审定标准(试行)》, 转基因在法规层面迈出的重要一步。
转基因粮种或迎来“破晓”
我国是粮食进口大国,近年来每年的粮食进口总量约为1.3亿~1.4亿吨,其中60%左右是大豆。但这两年随着玉米需求的放大,玉米进口量从三年前的400多万吨,突增至现在的两千多万吨,且有进一步增加的态势。
海关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2022年我国粮食进口总量达到1.47亿吨,为历史粮食进口量第二高。其中大豆进口9108万吨,位居第一,第二是玉米。然而,我国玉米单产水平目前只有世界先进水平的60%,2017~2021年四年期间,我国玉米进口依赖度从不到1%增加到10%。这令市场对于未来我国的粮食供应形势充满担忧。
市场人士分析指出,受到地缘冲突、气候异常等因素影响,一季度全球粮食价格处于高位,农产品供需矛盾显现,后续粮价高位运行时间超预期。技术、政策就位推动种业振兴, 转基因为代表的育种技术已经到位,转基因性状成为关键竞争变量,优势公司有望弯道超车。
种企“摩拳擦掌”迎接新机遇
目前,五大转基因种植国家的玉米种植面积占比近9成,中国则尚未进行商业化,转基因粮种市场空间庞大。 自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转基因种子的渗透率会快速提升,同时伴随种子价格的提升。以美国为例,自1996年转基因技术商业化应用后, 玉米种子价格年均涨幅在20%以上,而在此之前,每年的涨幅不足5%。
天风证券此前研报测算,转基因商业化落地后, 我国转基因种子(玉米、大豆)的出厂口径规模有望达432亿元,利润有望达130亿元。
面对崭新的、广阔的市场,头部种企已经做好了准备,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迎接新一波种业革命的到来。
隆平高科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转基因粮种的大门一旦开启,此后只能越开越大,因为“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丰乐种业证券部工作人员同样表示,转基因粮种不但可以增产,还能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极为高效,渗透率会快速提升。
与美国相比,中国种子行业的市场格局极为分散, 转基因落地能够提升中国种子行业的集中度。“转基因时代研发难度加码很多,需要持续高额研发投入。转基因商业化后,落后的、研发能力差、靠模仿生存下来的企业会慢慢被淘汰。 种企里技术领先的企业将不断提升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将快速提升。”隆平高科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
因此,转基因一旦放开,在转基因玉米育种方面先行布局的企业有望更为获益。 大北农通过控股子公司直接掌握转基因玉米和大豆性状技术,并且与国内130多家种业企业进行合作,培育了200多个生物新品种,是国内性状储备最多的龙头企业。 隆平高科参股了两家转基因技术公司,其中杭州瑞丰的双抗12-5、瑞丰8、nCX-1获得转基因玉米安全证书。
在此情况下,若转基因粮种开启商业化进程,对相关种企来说,犹如“抱薪添火”,业绩有望继续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