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0551-62826768
18019906335
工作时间:9:00-18:00 (周一至周五)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的基石。然而,传统种业正面临巨大挑战:育种周期漫长、成功率低;品种同质化严重;市场推广凭经验、风险高。在这场关乎未来的“芯片”竞争中,智慧种业大数据平台正以其强大的数据驱动能力,成为引领产业变革、破局致胜的关键力量。
在传统模式下,种业发展如同“摸着石头过河”:
育种环节:一个优良品种的选育,往往需要耗费育种家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在海量的杂交组合中“大海捞针”,成功率极低。
生产环节:种子生产基地分散,气候、土壤、病虫害等风险难以精准预测和管控,影响种子质量和产量。
推广环节:品种推广多依赖经销商经验和人情关系,无法精准匹配不同区域、不同地块的农户需求,好品种可能“嫁错郎”。
监管环节:种子市场品种繁多,侵权套牌现象时有发生,追溯难、维权难,损害创新主体权益。
这一切的根源,在于信息的割裂与数据的缺失。智慧种业大数据平台,正是通过打通数据流,构建产业智能神经中枢,为种业装上“智慧大脑”。
一、种质资源数字化管理
①、数字种质资源库: 为每一份种质资源(种子、植株)建立唯一的“数字身份证”,详细记录其来源、基因信息、农艺性状、图像等。
②、智能查询与筛选: 育种家可以像“网购”一样,通过平台输入目标性状(如“抗某种病害”、“高蛋白含量”),快速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种质资源,极大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
③、资源动态监测与预警: 对实体库的库存、活力、存储环境进行在线监测和预警,确保国家战略生物资源的安全。
二、种子生产与供应链可视化
确保种子质量,提升产业链效率。
生产基地管理: 利用GIS地图可视化所有制种基地的位置、面积、土壤情况。对接气象和遥感数据,对干旱、冻害、病虫害等风险进行预警。
生产过程溯源: 记录从亲本播种、去雄、授粉到收获的整个生产过程,关键农事操作(如施肥、用药)信息可记录、可查询。
加工仓储物流可视化: 监控种子的加工、包衣、包装、入库、出库和物流全过程,实现库存精准管理和物流实时追踪,确保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储运。
智慧种业大数据平台通过数据驱动决策,实现了从“经验种业”到“精准种业”的跨越,通过数据这一新生产要素,将种业全链条的“不确定性”变为“可计算、可预测、可管控”,最终驱动整个产业向高效、智能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