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0551-62826768
18019906335
工作时间:9:00-18:00 (周一至周五)
在农业现代化浪潮中,种业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芯片”,正经历从经验驱动到数据智能的深刻变革。传统育种依赖人工田间观察、纸质记录和跨代杂交筛选,周期长达10-15年且成功率不足5%。而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生物信息学为核心的育种软件,通过构建“数据采集-智能分析-决策优化”闭环,将育种效率提升3-5倍,成为破解种业“卡脖子”难题的关键工具。
育种难点:
海量数据“记不好”:世代选育、性状调查、基因型分析...育种数据呈指数级增长,Excel、纸质记录易错、易丢、难查询,宝贵的数据资产无法有效利用。
科研过程“管不细”:材料分布在哪块地?何时授粉?哪个组合表现最优?流程依赖经验和人脑,协同效率低,失误率高,拖慢创新步伐。
育种决策“靠猜”:如何从数万份材料中精准筛选出最优后代?如何预测品种表现?传统方法犹如“大海捞针”,周期长、成本高、成功率低。
1、 种质资源"数字图书馆"
通过RFID电子标签与区块链存证技术,系统为每份种质资源建立唯一数字身份证。全程追踪其谱系血缘、田间表现、品质数据、基因型信息。只需轻点鼠标,材料的前世今生一目了然,再无“数据孤岛”。
2、田间数据"云端采集站"
微信小程序+物联网设备构成立体数据采集网络。科研人员用手机拍照记录分蘖数,录入病虫害情况,物联网传感器同步上传土壤EC值、光照强度等环境参数。系统比对历史数据后,提前15天预警稻瘟病风险,指导精准施药。
而且,科研人员通过专属APP,即可在田间实时录入调查数据,系统自动关联地块和材料,数据实时云端同步,极大提升效率与准确性,让科学家从繁琐的记录中解放出来。
3、多端协同提高数据精准度
PC端+小程序+大屏看板构成全场景办公矩阵。仓储人员用PDA扫码完成种质领用,田间管理员通过小程序记录农事操作,,支持"离线采集-在线同步",即使是无网络额度地方,数据也能暂时缓存本地然后有网络的时候再上传。
4、多维度数据可视化看板,让数据用起来
将核心关键指标(如品种试验进度、田间表现等)以动态图表形式集中呈现,管理者可纵览全局,为科研方向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最强数据支撑。
联智创新智慧育种科研管理系统,提供的不仅是一套系统,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育种新模式,现在联系我们,获取产品免费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