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0551-62826768
18019906335
工作时间:9:00-18:00 (周一至周五)
传统育种依赖人工观察、纸质记录与经验决策,一个新品种选育周期长达8-12年。例如,水稻抗病品种选育需通过多代杂交、田间筛选,人工记录数据易出错且难以追溯。而育种软件,是现代农业科技的核心工具,其应用源于传统育种模式面临的效率、精准度与可持续性挑战。
联智创新·育种科研管理系统,为育种数据管理提供以下帮助全流程数字化闭环管理:从田间到实验室的“数据高速公路”
1、覆盖全链条:软件打通育种计划制定、种质资源管理、田间试验设计、数据采集、智能分析到选种决策的完整链条,实现“一屏统管”。例如,通过微信小程序可实时录入生长数据、表型性状、产量数据等,支持分阶段记录与修改,数据实时同步至云端,避免人工录入错误。
2、动态资源库:构建种质资源动态出入库管理系统,支持库龄预警、亲本关联分析。当某亲本库存低于阈值时,系统自动触发预警,提醒补充资源,避免育种中断。同时,通过可视化库存明细与全生命周期追溯,确保资源可追溯性。
3、试验示范精准化:系统区分内部试验与商品化示范,支持多地同步测试,并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回传气候、土壤数据,实现“一地一策”精准推广。例如,根据示范地块生成农事作业表单,记录施肥、打药等操作,落实标准化管理。
智能化决策支持: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跨越
极大提升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周期
传统:一个优良品种的选育往往需要8-10年甚至更久,育种家需要年复一年地在田间进行海量材料的观察、记录和筛选,工作繁重且效率低下。
数字化:通过高通量的数据采集(如无人机、传感器自动采集株高、穗数、叶面积等表型数据)和软件自动分析,能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对数万份育种材料的初步筛选,将大量重复性、基础性工作自动化,使育种家能专注于决策,有望将育种周期缩短数年。
数据驱动科学决策,降低盲目性
传统:很大程度上依赖育种家的个人经验和直觉,决策过程难以量化,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数字化:所有的决策都基于可追溯、可分析的历史数据与模型预测。软件可以分析基因型、环境、表型之间的复杂关系(G×E交互),为亲本选配、后代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显著提高成功概率,降低失败风险。
实现全生命周期精细化、标准化管理
传统:各类数据记录在纸质笔记本或分散的Excel表中,容易丢失、出错,且格式不统一,难以进行系统性的回溯和分析。
数字化:软件为每一份育种材料建立了唯一的“数字身份证”,从亲本信息、杂交组合、田间种植图、生长表型数据、抗性鉴定结果到品质测定数据,全部在系统中无缝流转和关联,实现了育种流程的标准化和可追溯,极大提升了科研的严谨性。
联智创新数字化育种软件,通过将育种业务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不仅极大地解放了育种家的生产力,将育种转变为一门可计算、可预测、可优化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