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联系电话

0551-62826768

手机号码:

18019906335

工作时间:

9:00-18:00 (周一至周五)

无人化制种,有这些新进展!


在种子生产环节,招人难、用工贵问题一直困扰种企。未来无人制种的“阴云”一直笼罩行业,危及供种保障。智慧化、机械化的制种成为破题方案。近期,无人化制种又取得新进展!

1、首个玉米制种无人化农场取得新突破

7月,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总寨镇西店村千亩玉米制种田一片葱茏,伴随着螺旋桨的嗡鸣声,一架架载着农药的无人机在技术人员遥控下均匀喷洒雨雾,玉米作物享受着“药浴”,短短一个多小时,完成了上千亩无人化植保飞防作业。这是酒泉市打造的全省首个玉米制种无人化农场,不仅在田间管理环节采用无人机作业,而且在育、耕、种、收、储等环节都是无人驾驶全自动控制,用机器替代人工,实现了玉米制种生产全过程机械化作业。

制种基地管理

甘肃省是全国规模最大、最具优势的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玉米制种量占全国用种量的60%左右。为推进振兴河西国家玉米繁育制种基地建设,在省市科技、农业农村及农机部门支持下,肃州区政府与酒泉奥凯种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年3月开启建设千亩玉米制种全程机械化及智慧农业示范园。


示范园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的无人化农场技术成果为模型,通过“政、产、学、研、用、金”合作,流转1350亩土地建设高标准农田,开展土地平整、田间道路修缮、土壤改良、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平台、机器人等现代化新兴信息技术,通过耕整、播种、喷药施肥、去雄、收获及仓储等生产全流程智能化应用模式的验证示范,实现了玉米制种全程机械化和智慧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


经过三年建设,累计投资1414.5万元,无人农机成了千亩玉米制种田的主角,日前举行的全省土肥水技术培训会进行了无人农机现场演示,让人们啧啧称奇。在旋耕环节,无人驾驶的旋耕机自动从机库开到田间,在北斗导航系统的支持下,精准完成走直线掉头转弯等各个动作,不漏耕、不重耕;在播种环节,无人驾驶拖拉机采用开沟旱播方式,准确将种子播在田里;在田间管理环节,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施和变量施肥;在收获环节,无人驾驶收割机驶进田地,借助卫星导航定位进行匀速直线推进,将玉米快速收入机仓,后方的无人驾驶运粮车协同作业,将玉米转移到运粮机上,全程实现了耕种管收生产环节全覆盖。

数字化制种

“通过远程操控,农机能自动从机库转移到田间,完成田间作业后自动回到机库,农机转移和作业过程中能自动避障,遇到异常情况能自动停车,以确保安全。”酒泉奥凯公司副总经理付秋峰介绍,无人农场能对作物长势和病虫害情况进行实时全监控,并及时作出智能决策,自动进行精准施肥、精准施药、无人化灌溉等作业,实现了玉米制种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种植和集约化管理。预计二期将建设1万亩,为全国玉米种业打造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智慧农业示范基地。


无人化农场提高了生产效率,特别是酒泉奥凯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玉米制种去雄机,省时省力,把农户们从田间解放出来,加快了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西店村村民周会云感慨:“没想到人不进地、拨弄手机就把田种了。以前耕地地块小,大机械开到地里掉个头都困难,而玉米制种田需要大量人力,玉米抽雄期间雇一个工人每天就要支付200多元,如今流转土地、农机种地,我既有地租收入,还能外出务工多增加一份收入。”

2、10人加工1000万公斤种子


先正达集团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中国水稻种子供应链创新中心是目前国内最先进、自动化水平最高的水稻种子加工厂之一,已于去年11月底投入使用。


走进工厂包装车间内,12条排列整齐的包装流水线尽收眼底,简洁干练的钢架结构,闪烁着淡淡的金属光泽,凸显工业美学。


轰鸣的机器声中,已经缝合完成的种子包装成品,沿着传输带匀速前行,来到自动码垛机下方,经过机械臂一连串转动、抓取、搬运、放置行云流水的操作之后,被码放在两旁,等待自动导向车(AGV)将其运往发货平台。包装是传统水稻加工行业最耗费人工的环节,而在建宁工厂,得益于全自动的包装和码垛系统,12条流水线只需要6个工人,相较传统工厂减少60%-80%人工。


正在加工的这批种子来自中种集团位于三亚南繁的制种基地,大约有200万公斤,建宁工厂将在20天内完成这批种子的加工,之后发往南方的晚稻播种地区。


作为目前国内最先进、自动化水平最高的水稻种子加工厂之一,建宁工厂设有卸料、预清、烘干、环流熏蒸、精选、包装和立体仓储等全流程工段,年加工能力1000万公斤。


据中种农业科技加工储运总监、建宁工厂负责人杨永坚介绍:“在建宁工厂,各工段之间由自动传输带高效衔接,有效破解了传统水稻种子加工条块分隔、无法有效衔接的难题。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对主要工段进行操控,并引入自动液压装卸货平台、自动包装和码垛系统、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自动导向车等自动化设备和技术,实现了水稻种子加工的无人化操作和加工模式的智能化转型。”


杨永坚算了一笔账:“按照建宁工厂的产能计算,传统加工厂大约需要60个工人,目前我们只需要10个人就可以完成,足足减少80%,加工效率提高3倍。”


“相比其他很多行业,农业尤其是水稻加工行业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还比较低。建宁工厂开创性地将‘工业4.0’的先进理念和做法运用到水稻种子加工领域,以此带动水稻种子加工行业的现代化转型。这也是我们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一项重要探索和实践。”先正达集团中国水稻业务负责人、水稻生产及供应链总监郝琨表示。


在郝琨看来,建宁工厂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前瞻性,即充分考虑到未来五年甚至十年水稻种子行业的变化,减少对人工的依赖。“水稻制种行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趋势,决定了对水稻加工环节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加工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将成为必然选择。”


提出您的需求,获取专业解决方案

联系我们Contact us
固定电话:0551-6282676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手机号码:18019906335
(24小时热线)

今天已有位客户获取方案

简单描述下您的需求

合作伙伴

Cooperative partner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for your dedicated service

  • 电话: 0551-62826768 (周一至周五 9:00-17:30)
  • 手机:18019906335
  • 邮箱 : uicsoft@163.com
  •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习友路1688号A2座4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