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0551-62826768
18019906335
工作时间:9:00-18:00 (周一至周五)
在农业领域,病虫害的精准识别与管理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据了解,我国农作物面临的病虫害种类繁多,每年因病虫害导致的粮食损失巨大。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病虫害大模型及传感器技术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变化。高效的病虫害识别工具,有助于减少粮食损失,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1、病虫害大模型
病虫害大模型是基于海量病虫害图像样本、病虫害知识文本、时序气象环境数据等多模态样本数据构建的。通过独特的数据处理、知识检索、微调训练、大小模型协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这些模型具备了病虫害全域数据和知识的理解、分析、生成能力。
例如,我国首个农业垂直领域病虫害大模型——“图知农业病虫害大模型”,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安徽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联合研制。这款大模型能够实现病虫害智能识别、智能知识问答、智能预测预报、智能取数分析、智能文档生成等功能,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病虫害防控能力。
2、病虫传感器
这是病虫害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实时采集农田中的各类数据,为病虫害大模型提供丰富的输入信息。常见的病虫传感器包括:
光学传感器:光学感应装置通过捕捉农作物叶片的颜色、形状、密度等特征来监测病虫害。其中,红外线光学感应装置可在夜间工作,而可见光光学感应装置则适用于白天监测。例如,通过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我们可以判断植物是否已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气体传感器:气体传感器能够检测农作物周围的有害气体浓度,如二氧化碳、氧气、甲烷等。这些气体的浓度变化可能与病虫害的发生有关,因此气体传感器为病虫害的早期发现提供了重要线索。
声学传感器:某些昆虫在活动时会在叶片上产生特殊的震动信号。声音感应装置能够捕捉这些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息,从而帮助农民迅速识别病虫害的类型和分布情况。
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感应装置用于监测农田中的温度和湿度变化,这些因素对病虫害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通过监测环境条件的变化,我们可以预测病虫害的发展趋势,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图像传感器:图像捕捉装置通过摄像头或高清相机捕捉作物及其周围环境的图像。这些图像可用于识别病虫害的早期症状,为病虫害的精确识别提供有力支持。
虫情测报灯又叫智能型虫情测报灯。该灯采用不锈钢材料,利用现代光、电、数控技术,实现虫体远红外自动处理、接虫袋自动转换、整灯自动运行等功能,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能自动完成诱虫、杀虫、收集、分装、排水等系统作业。
该灯在技术设计方面留有与计算机相连的端口,可根据虫情测报可视化、网络化标准化的需要随时将系统自动测定的环境气象资料输入计算机,对昆虫的发生、发展进行监测分析和预测,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服务,满足虫情预测预报、采集标本的需要。
安徽联智创新软件有限公司,虫情测报系统,通过田间高清智能设备,捕捉作物生长动态和病虫害,并实时上传图像进行识别,系统在病虫害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信息并给出判断,不仅如此,系统还可以提供智能预测功能,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的分析,预测病虫害的发生趋势、发生面积和发生程度,为农民提前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农业领域病虫害大模型与传感器的结合应用,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全新的管理模式。通过精准识别病虫害,农民可以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保护作物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