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0551-62826768
18019906335
工作时间:9:00-18:00 (周一至周五)
很多人都以为防伪技术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防伪技术自古就有。在古代,瓷器、字画等作品的防伪中,会添加作者的印章印记来进行防伪,也有签字画押进行防伪,更有虎符、玉佩等防伪方式。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物质产品生活逐渐丰富,盗版、假冒伪劣产品泛滥,防伪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新兴行业。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防伪技术发展至今,都出现过哪些技术手段。
1、指纹术
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指纹术”发祥地,在指纹应用方面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要追溯中华民族的指纹历史,甚至可以上溯到6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在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就印有清晰可见的指纹图案。
秦汉时代(公元前221年~公元25年)盛行封泥制。当时的公私文书大都写在木简或木牍上,差发时用绳捆绑,在绳端或交叉处封以粘土,盖上印章或指纹,作为信验,以防私拆。这种泥封指纹,是作为个人标识,也表示真实和信义。
还可防止伪造。这个保密措施可靠易行。根据考古发现和史书上的记载,中国早在距今2500年前的战国后期就开始利用犯罪现场遗留下来的罪犯指纹进行破案。
2、虎符
古时,行军打仗调动军队,都是非常严肃的事情,为防假传军令,古人发明了“虎符”,铜铸虎形,背刻铭文,分左右各半。帝王派兵之前将完整的虎符一分为二,其中一半交由主帅,只有虎符合为一体才能调兵遣将,有此可见 虎符的重要。
为了防止虎符被伪造,工匠们极尽巧思,不仅造型上精巧别致,还专门设计了“子母扣”,验证时必须完全吻合,这是第一层防伪。除此之外,虎符表面还制作有不规则的凸起、凹点和纹路,这些纹路独一无二难以仿造,如同密码,成为第二层防伪,正是这重重防伪技术,确保了虎符的独一无二与不可复制性。
3、水印
明清时代,防伪技术比较高端,尤其是对“圣旨”的防伪。圣旨的布料十分考究,均为上好丝锦,绣法精妙,圣旨两端有翻飞的银色巨龙作为“防伪”标志。绢布上印满祥云图案,就像今天的防伪水印一样。
而且,所有的圣旨开头的第一个字,必须印在右上角第一朵祥云上。最后,还会加盖皇帝的印章。印章的材质、印文篆法、布局都极为精细,除非盗用,一般难以伪造。
不难发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古人为了防伪钻研出了众多方法,而随着现在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防伪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更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