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0551-62826768
18019906335
工作时间:9:00-18:00 (周一至周五)
海南、甘肃、四川,是中国三大国家级育制种基地,除此之外,还有张掖、建宁等96个国家级制种大县和120个区域性良繁基地,这些制种基地覆盖了棉花、大豆、蔬果、茶叶等重要的农作物用种,构建起了中国种业的重要核心生产格局,每年,这些制种基地“国家队”为全国提供了70%以上的农作物用种,不仅为农民丰收提供坚实保障,更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石。
今天,我们来深入了解这些“国家级”制种基地,它们是如何为农民提供坚实的用种保障的。
1、酒泉:全国最大的蔬菜制种基地
酒泉光照充足,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滋养着这片土地,丰富的地势造就了不同类型的局部小气候。戈壁荒滩又阻隔了外界的花粉污染,天然的地理优势让酒泉成为全球公认的种子生产黄金地带。这里生产的玉米种子满足了全国10%的玉米用种需求,而蔬菜种子的贡献更为显著,其生产的蔬菜种子占据了全国蔬菜种子需求市场的半壁江山,高达50%的市场份额,丰富了人们的餐桌。
不仅如此,这里的种子还远销海外,年出口蔬菜花卉种子占中国种子出口份额的50%,种子精选加工、种子机械制造等种子相关产业为全国领先水平。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酒泉种业就开始了从玉米种子到蔬菜、花卉种子的多样化发展,今天,这里也俨然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制种基地。
2、张掖:生产全国近一半的玉米种子
张掖,是中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全国有6亿多亩玉米大田,近一半的玉米种子都产自这里。
眼下,即将到制种玉米去雄的关键环节,农户们在田地间来回穿梭,逐一去除玉米的雄穗,农业技术人员也加大了田间巡查力度,指导农户规范、正确去雄,以此确保种子的纯度和品种。
种业基地数字化制种基地管理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但是制种流程多,要倒排工期播种,让父母本花期相遇。
一颗杂交水稻种子在种下地之前,要经历众多环节,然而,目前很多种子公司在制种过程中缺乏完整的环节管理体系和有效的计划执行,出现很多管理漏洞,那么,该如何规范制种流程呢?
联智创新·制种基地管理系统
根据制种实际需求,从生产计划、签订合同、基地落实、亲本发放、制种过程管理(播种期、花期、苗期、收获期)、田间管理监督、产量预测预警、收获管理、检验入库、加工精选、账款结算的制种全生命周期管理,并结合GPS技术实现基地数据可视化,规范制种过程,降低纠纷风险。
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合同跟踪、补充协议、合同作废
通过合同管控制种基地指定品种、生产地点、面积、收购价格、父母本、生产质量要求等,关联审批,走审批流程
基地管理
基地信息、面积核实、制种信息
包括基地编码、名称、位置、海报、气候、土壤,关联制种商、基地经理,并通过GIS系统在PC端或小程序端圈出基地范围自动、手动添加面积
制种过程管理
过程设置、过程记录、预验收、精选发货
根据作物生长节点,如播种期、苗期、花期等自动生成任务单并推送至基地经理,基地经理在小程序端填写相关信息并支持拍照、视频、定位上传,基地经理预验收后按批次发货并上传产品、发货信息
制种商管理
基础信息、合同信息、制种信息
包括制种商编码、名称、单位地址、联系方式、营业执照等基础信息,历史制种合同信息、状态等,同时记录该制种商管辖内的各个基地的制种信息,包括品种、面积、产量等
好种子下地,丰收有底气”,只有好种子,才能带来好收成,进一步提升我国粮食供给保障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确保“中国碗”装满“中国粮”,铺展出更加壮美的丰收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