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0551-62826768
18019906335
工作时间:9:00-18:00 (周一至周五)
当前,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意识到,城市农业发展的重要性,通过技术、人员、资金的投入,开展各种形式的现代农场建设,这些举措不仅促进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利用率,还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同时,也增加了农业体验和观光的机会,一举多得,吸引了许多市民的参与。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科技感十足的现代农场,感受不一样的农业魅力~
新加坡 :垂直 种植模式
新加坡的林厝港天鲜农场,是由一片片白色大棚构成,步入其中,每个大棚里都矗立着塔状铝框架,这些铝框架高达6米,上面覆盖着多层种植槽翠绿的奶白菜长势喜人。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这些大棚采用太阳能供电,通过安装在大棚上的两排太阳能板,为大棚里的智慧种植系统供电。
这里的智慧种植系统包括了智能灌溉系统、光照系统、农作物监测系统等,智能灌溉系统通过独特的水利驱动设备,光照系统控制光照时间和强度,最终这些数据经过系统终端分析、控制,种植槽每隔 几小时 就会 围绕 铝框架 缓慢 旋转 ,确保每一株植物都能获得充足养分。
这种采用了垂直种植技术的现代农场,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手段,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资源和水、能源,实现更高的单位产量。
大棚里 的蔬菜生产 周期 一般在 21—28天左右 ,这座 农场 每月 产出 蔬菜 可达 3000公斤 。
与传统 生产方式 相比 ,单位 土地面积 的产量 至少 提高了 10倍,水的使用量 减少了 95%,人力 节省了 约80%。 到了 收获期 ,工人 只需 站在 铝框架 前,等着 种植 槽移动到 面前 ,然后 用剪刀剪 下蔬菜 ,称好 重量 ,放入 包装袋 。
目前 ,这样的 垂直农场 资已经在新加坡大范围推广,越来越多的农场主开始加入其中。
巴西 :“里约菜园 ”计划
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现代农场以另一种形式呈现。住在北部曼吉纽斯贫民区的费雷拉,正在为自家菜园的生菜施肥。
他家的菜园由一排排自建大棚组成,面积相当于4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产量也相当惊人,不过费雷拉并不担心滞销,每周五他会去社区集市售卖这些蔬菜,通常情况下,这些蔬菜半小时就卖光了。
这正是里约市政府积极推行的 “里约菜园”计划。目前,里约全市有各类社区菜园400多个,其中约60个菜园受到“里约菜园”计划支持,该计划项目下种植的有机食品产量累计达1000吨。就在距离曼吉纽斯贫民区约半小时车程的马杜雷拉区的一处空地上,政府正对现有的城市农场进行扩建,预计2024年完工后这一城市农场的面积将达到15个标准足球场大小,惠及约5万个家庭。
这些菜园主要由当地居民经营管理,政府会提供技术援助,包括灌溉、光照、土壤四情监测等智慧农业系统的使用,还有耕种工具、种子、废料等农资的帮助。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社区菜园生产的果蔬一半 会被 用来 供给 社区内 有需要的 弱势群体 或机构 ;另一半 以低价 在菜园 附近 出售 ,售卖 所得 可用来 购买新的 设备 ,形成良性循环 。